近日,我国在船员权益保障领域动作不断,多地通过构建多元化权益保障体系、开展针对性法律培训等方式,为船员群体织密权益保护网,助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。
福建:六机构联动,近200起纠纷妥善化解
在福建,一场针对船员权益保障的“攻坚战”正深入推进。福建海事局积极发挥牵头作用,联合地方工会、司法等部门,共同打造了船员权益保护中心、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等6个专业化权益保障机构。这些机构如同6颗“定盘星”,为船员权益保驾护航。
自成立以来,这些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累计调解涉船员纠纷近200起。无论是工资拖欠、劳动条件争议,还是其他与船员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,都能在这里得到公正、高效的解决。例如,某船员因劳动合同纠纷与船东产生矛盾,权益保护中心迅速介入,组织双方进行调解,依据相关法律法规,为船员争取到了合理的权益,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。
福建作为航运大省,注册海船船员达9.9万人。此次多部门协同构建的权益保障网络,不仅为船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,也为航运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,促进了福建航运业的健康稳定发展。
镇江:法律培训赋能,增强船员风险防范力
与此同时,镇江市船员法律援助工作站也积极行动起来,举办了一场大型海轮维护保障与水上安全法律法规培训活动,为船员们送上了一份“法律大餐”。
培训现场,来自司法、海事等领域的专家,围绕海轮维护保障、水上安全法律法规等主题,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。通过实际案例分析,让船员们深刻认识到依法作业的重要性,以及在面对各类风险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
一位参加培训的船员表示:“以前对一些法律法规不太了解,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。通过这次培训,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,以后在工作中会更加注意依法办事,也能更好地防范风险。”
此次培训活动,有效增强了船员的依法作业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,为保障海上航行安全、维护船员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业内专家指出,船员作为航运业的核心力量,其权益保障关系到整个行业的稳定与发展。福建和镇江在船员权益保障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,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。未来,随着更多地区和部门的加入,船员权益保障机制将不断完善,为船员创造更加公平、公正、安全的工作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