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16日,粤港澳大湾区(南沙)船员权益保障中心成功化解一起涉及多艘船舶、总额逾150万元的船员劳动报酬纠纷,为6名长期被欠薪的船员讨回公道,彰显了“水上枫桥”机制在基层海事劳资争议中的关键作用。
纠纷溯源:经济矛盾殃及船员生计
此次纠纷的根源在于船东与船舶管理公司之间的经济矛盾。自2025年4月起,因双方在船舶运营费用分担、收益分配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,导致资金流转受阻。这一内部矛盾迅速外溢,6名无辜船员被卷入其中,连续数月未收到应得工资,生活陷入困境。
“我们靠这份工资养家糊口,几个月没收入,家里孩子上学、老人看病都成问题。”一位涉事船员在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。长期欠薪不仅影响了船员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,也给船舶的正常运营和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。
多方联动:“水上枫桥”机制显威力
接到船员求助后,粤港澳大湾区(南沙)船员权益保障中心迅速启动多部门联动机制。该中心联合海事、劳动监察、司法等多部门,组建专项工作小组,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取证工作。
工作小组一方面详细梳理船东与管理公司之间的经济纠纷细节,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;另一方面,积极与船东和管理公司沟通协调,向其阐明拖欠船员工资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,督促其尽快解决欠薪问题。
在调解过程中,工作小组充分发挥“水上枫桥”机制的优势,以情动人、以理服人、以法育人。通过多次组织面对面协商,工作小组逐步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和分歧,为欠薪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。
圆满解决:150余万元欠薪一次性结清
经过工作小组的不懈努力,船东最终认识到自身责任,同意一次性结清涉及6艘船舶的150余万元欠薪。9月16日,在南沙船员权益保障中心的见证下,船东将欠薪全额支付给了6名船员。
“真的太感谢保障中心了,要不是你们帮忙,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拿到欠薪后,船员们激动不已,纷纷向工作小组表示感谢,并送上了感谢信。信中,船员们对保障中心的高效工作和公正调解给予了高度评价,称赞其为船员权益的守护者。
机制意义:为海事劳资争议提供范本
此次百万劳动报酬纠纷的成功调解,不仅为6名船员解决了燃眉之急,也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海事劳资争议处理提供了有益的范本。
“水上枫桥”机制作为基层海事劳资争议解决的创新模式,通过多部门联动、多元化调解,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早发现、早介入、早化解。该机制充分整合了政府、企业和社会资源,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,有效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。
粤港澳大湾区(南沙)船员权益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完善“水上枫桥”机制,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配合,不断提升服务船员的能力和水平,为营造和谐稳定的海事劳动环境贡献力量。